读书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央广网

时间:2023-5-14来源:中古优势 作者:佚名 点击:

唐山

作者:[美]谭凯(NicolasTackett)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古中国的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关于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在本书中,谭凯利用新的数据手段分析了大批量的史料,解开了他们消失的谜团。他通过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了近数十年前出土的数千方碑志,其中大部分从未被学者研究过。谭凯广泛地采用了摘自墓志、散文和诗歌中的轶事,来丰富其论证,从而将一千年前的男女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揭示了在七至八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变迁下,唐代门阀大族比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成功。只有在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伴随而来的三十年大动乱时期,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才因大范围的肉体消灭而崩溃。

科普:《生命的起源》

作者:(美)弗里曼·戴森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这是一本科普方面的书籍,作者弗里曼·戴森是一名物理学家,被认为是第一代量子电动力学的巨擘,中国读者对他提出的“戴森球”会比较熟悉。

所谓“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即用直径2亿公里、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是利用恒星做为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弗里曼·戴森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能源供给将遇到瓶颈,要突破这一困境,就是通过“戴森球”攫取其他横行的能源。如果太阳被“戴森球”所包围,人类可以最大化使用它的能量,则人类文明可以取得巨大进步。

这种想法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戴森球”式天体,来发现其他人类文明的存在。年,科学家曾发现宇宙中存在一些星体有异常的亮度波动,换言之,这很可能是“戴森球”在发生作用,其中最近的星体距离地球光年。当然,是否真正存在“戴森球”,还需更多验证。

本书作者结合信息论和量子理论对生命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这两种理论在中国基础教育中都很少涉及,如冯·诺依曼,国内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不知道他是和爱因斯坦齐名的伟大科学家,所以中国读者在思考生命起源时,往往局限在机械论、因果论的框架中,不能从概率、信息论的角度看问题,只有线性思维,没有非线性思维,将突变、小概率事件一律视为“偶然”“噪声”“不可控”,很容易落入伪进化论的循环论证中。

本书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是一个较方便的进入信息论、量子理论的方式。

科普:《千面地球》

作者:(美)罗伯特·黑森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球与其他星球不同之处在于,地球有多种矿藏,从丰富度和种类多样来说,在所有已知星球中堪称独树一帜,为什么地球的构成如此多样性?如果没有这些矿藏,人类将会怎样?

本书作者是一位地质学家,他提出了独特的“多样进化论”,亦即在生物进化的同时,地球的地质环境也在进化。比如地球早期只有种矿物,但到距今30亿年时已经增加到了中,而今天我们已知矿物则多达种。地球矿物的增加,因矿物不断在氧化,同时,生物进化也参与到矿物的增加中。总之,生命进化与矿物进化双方互为支撑、互相推动、不可或缺,当双方进化的阶段存在差距时,灾难就会降临,而双方同步时,则人类文明就会出现爆炸性增长。

然而,由于矿物进化的时间更漫长,加上我们往往只从利用的角度来理解它,导致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进化的存在。工业革命后,人类对生命进化有了清醒的认识,找到了进化的关键——基因,但对矿物进化的知识我们又增加了多少?更麻烦的是,人类利用矿物的速率在大大增加,这大大妨碍了矿物进化,则未来会不会酿成新的悲剧呢?

本书是一本直观、易读的地质方面的科普著作,将比较枯燥的矿物知识用生动的笔触介绍给大家。

历史:《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作者:韩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清廷正式废科举,这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但推动这一巨大变革背后的原因,却令人唏嘘。

早在戊戌变法时,康有为便提出废八股,但不废科举制度,一切考试均改考策论。策论,即策问(政治对策)和议论,宋金时曾用来科举。可举子多是不出书斋的读书人,缺乏工作经验,怎可能有什么好的政治对策?故写出来的策论彼此重复,多成漫谈,很难比出高下,在操作上反不如考八股文客观。

戊戌变法失败后,极端保守势力上台,引发庚子之变。清政府向西方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大员宣布不奉“乱命”,此即“东南互保”,清中枢权威遭遇空前挑战。

年1月,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开启清末“新政”。“新政”是被动采取的变革,表面上,“新政”使各方达成了共识,但实际上,它无法弥合彼此的深层矛盾,特别是在疆臣与枢臣之间,存在尖锐对立。

疆臣指张之洞等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大员,他们担心清廷“秋后算账”,因此努力向中枢系统渗透。枢臣则指朝廷大员,为保住自己的势力范围,枢臣们处处与疆臣作梗。

这一尖锐对立折射的科举中,慈禧只能两面妥协。导致年科举成了“四不像”,以策论为主,且不糊名誊卷,结果放大了传统科举的弊端,反而割除了其优点,落入越改越坏的困局。可吊诡的是,这反而给疆臣们提供借口——既然改不好,何必再改?于是,除了废科举,清廷已无其他选项。

废科举的直接代价是一代学子完全被抛弃,成了激进的反对派,而清廷失去了培养基层官员的平台,官从幕出,清末裙带政治反而愈演愈烈,凡此种种,皆为最后的大崩溃埋下了伏笔。

绘本:《资本论》修炼宝典

作者:(美)大卫·史密斯著/(英)菲尔·伊万斯绘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它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学说体系。

《资本论》作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著作之一,向来被认为比较难懂,国内已出版了许多普及本,但对于初入门者来说,仍然不是件简单事。本书则采用绘本的方式,用漫画将《资本论》中的思想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个比较新颖、有趣的尝试。

随笔:《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事实上是古今作平民的,生活态度与观念皆由于为一个天生懒于思索容易被骗的弱点所控制,照例只注意到自己今天能不能活,不大注意明天,且同时只把善于解释政策的首领,当成最可靠的首领,并不追究政策的得失,故听谓理性的进步,从某一点说来,我们不过指的是现在的无冕国王,已无方法派遣知识阶级挑水,同时在任何人的额角上,看不出刻过什么显明记号而已。”这是书中《中国读书人的天真,比任何人皆多一些》的内容,写于年。

长期以来,一提起沈从文,就想到他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和古代文化研究者,但作为是“京派”第四代掌门人,他在当时堪称文坛领袖,不仅在文笔上垂范后辈,在思想界亦有较大影响。本书将沈从文的随想集合成书,从中可领略他的智慧与深刻。正如书中所写:“有些人梦想生翅膀一双,以为若生翅翼,必可轻举,向日飞去。事实上即背上生出翅膀,亦不宜高飞。如×××。有些人从不梦想。惟时时从地面踊跃升腾,作飞起势,飞起计。虽腾空不过三尺,旋即堕地。依然永不断念,信心特坚。如×××。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革命家。但一个文学作家,似乎必需兼有两种性格。”

本书编者刘洪庆的话颇值得玩味:在今天看来,沈从文的思想是过分地超前了。他倡导“思”而非“信”,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民族衰弱的本质原因,他是能够准确地把清这个东方民族命脉的。他说出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说的话。

作者:唐山,书评人,现任北京晨报副刊部主任。



转载注明  http://www.bjchjy.com/byjc/1396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中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