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洲中心论的荒谬之处

时间:2023-4-20来源:中古前景 作者:佚名 点击:

欧洲,又名欧罗巴洲,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南至马罗基角,西至罗卡角,北至诺尔辰角。欧洲的面积为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口约7.4亿,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欧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

欧洲

所谓“欧洲中心论”,也称欧洲中心主义,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

“欧洲中心论”是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以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

这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让欧洲无视于历史真相的存在,也忽视其他地区的文明贡献,因而导致欧洲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理解,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终造成整个世界,包含学术界在内,长久以来都是以西方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现象。

(一)欧洲文明的产生

欧洲文明起源希腊文明。希腊是欧洲最早出现的文明,而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为后世罗马文明的发展助力良多。后来希腊文化经过罗马帝国时期,成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二)欧洲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之后,欧洲,主要是西欧进行了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的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欧洲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诱发了宗教改革,开创了现代世俗国家的雏型;文化领域内以个人为本的内容及严谨典雅的形式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人文主义者杰出贡献在于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达了资产阶级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产力、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

(2)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一次思想上的大变革。宗教改革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门诺·西门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约翰·卫斯理及其后发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而狭义上的新教及宗教改革,通常限定在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年《威斯特法伦和约》的出台为止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状况。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3)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着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革命和改革。

(三)欧洲中心论的产生

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知识获得了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思想。随着欧洲三大运动的成功,再加上发生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欧洲资本化道路的序幕。西欧各国的逐渐兴起,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开始展开。十九世纪时,欧洲已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奠定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对各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也慢慢变成了全面性的占领。将世界踩在脚下的欧洲,认为这种扩张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文明优越性所致,而造成这种优劣差异的基础在于人种的不同。就是基于这种民族优越感,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观逐渐成形。

这种史观的主要论述是把西欧的历史进程作为标杆,并认为世界各个不同民族和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与遵循这个模式。尽管这种历史规律,后来被抨击的体无完肤,但是在那个时代,这种主张的确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思想领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观点也在科学界掀起了物种进化的争论。当时,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文化差异是造成欧洲与非欧地区发展(进化)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文化差异来自于人种的差异,所以非欧地区的落后是命定的,是不可逆的,因为人种的优劣是无法改变的。在这种优越感的作祟下,对非欧地区的轻视与嘲笑就成为正常且可以理解的。此后,欧洲至上的观念逐渐普及,并成为全球主要思潮。

“欧洲中心论”者认为文明的意义与价值都必须由欧洲界定,因为只有欧洲的发展是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普世性。这种以欧洲为标杆的发展观,虽然明显地暴露出忽视其他文明的谬误,但是却为欧洲的全球政治与经济扩张建立了合理性,因此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接受与支持,并且后来成为纳粹德国建立“亚利安神话”的根据,及日本借用为推动其“大东亚共荣圈”的立论基础。

“欧洲中心论”者所主张的是把欧洲视为世界历史的主动创造者,是世界历史的本源,因此只有欧洲能够发出行动,世界其他地区只能做出反应。换言之,欧洲是能动的,世界其他地区都是被动的,所以只有欧洲具备创造历史的能力,世界其他地区在与欧洲接触前,是没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的。在这个基础上,“欧洲中心论”者认为世界是以欧洲为中心而发展起来得,而其他地区都只是其外围。

(四)欧洲中心论的荒谬

“欧洲中心论”不同于一般种族主义论的。纯粹的种族主义论者至少承认世界是由许多不同民族和文化所构成的,他们所思考的只不过是如何让自己的种族发展的比其他的种族更好而已。而“欧洲中心论”者所主张的是把欧洲视为世界历史的主动创造者,是世界历史的本源。只有欧洲具备创造历史的能力,世界其他地区在与欧洲接触前,是没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的。

“欧洲中心论”这种通过贬抑其他人种,来强调自我优越性的价值观,当然是无法站稳脚跟的,也是荒谬。

(1)“欧洲中心论”的两个支柱

“欧洲中心论”有两个支柱:一、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说黑格尔是“欧洲中心论”在地理方面的系统论述者,但是兰德斯十分露骨的予以阐述,热带国家的劳动效率低下,干旱的地带需要灌溉,谈到西欧,他说“欧洲确实有冬季,冷的足阻止病毒和害虫的大量繁殖。”还有降水等等的例子,得出结论胜利属于欧洲,从而得出种族优劣论,成为近代“欧洲中心论”本质成立的理论依据;另一个就是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认为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自由,民主,理性,得以在近代开启资本主义的大门。在韦伯那里有精致的论述。

(2)“欧洲中心论”在文化上开始衰落

从亚历山大东征、文艺复兴开启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殖民,在东西方民族近距离接触时,西方凭借科技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古代就存在的文化优越论在西方不曾中断。但是当“欧洲中心论”在黑格尔、兰克手中发展成熟后,随着一战的结束,批判的声音终于不再是飘飘渺渺,开始明朗有力起来。从对“欧洲中心论”进行文化形态的批判,到整体史观和今天的全球史观。

年,斯宾格勒(~)出版了他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并预言了西方文化的必然衰落,对长久以来以欧洲文化优越感自豪的欧洲人以迎头一击,而汤因比(~年)的《历史研究》,表达了作者“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在文明的考察中从斯宾格勒的八种发展到了二十一种。

总之从一战以后,尤其是二战,史学越来越走向多元化,“欧洲中心论”地位在动摇,对其批判越来越多。

而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理智性、包容性和科学性,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3)“欧洲中心论”在经济上已经破产

自17世纪以来,欧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18世纪,欧洲爆发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中心。但经历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逐渐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标志着“欧洲中心论”在经济上的破产。



转载注明  http://www.bjchjy.com/ysbj/1391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中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