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刘师培从革命干将到变节叛徒,

时间:2023-4-15来源:中古发展 作者:佚名 点击:

年上半年,曾是至交好友的刘师培和章太炎,突然展开了激烈的骂战。据两人共同的好友汪东回忆,起因是一件小事。

刘师培

《觉醒年代》剧照

刘师培与妻子何震在东京时,和何震的表弟汪公权同住,何震行为不检,和汪公权关系暧昧。章太炎发现后私下告诉了刘师培。刘的母亲得知后,非但不信,还大骂章太炎用心险恶,造谣中伤,离间人家骨肉。

在母亲和妻子的影响下,刘师培也误解了章太炎的用心,开始在报纸上攻击章太炎,说他和清廷暗通款曲。

章太炎一度想挽救与刘的友谊,但终于被刘何夫妇不断地攻击所激怒,在《民报》上登启事说刘师培盗走他的印章,伪造书信,并攻击刘师培夫妇是清政府的侦探。

刘师培、何震采取了更加激烈的反攻。直接将章太炎要他们和端方等联系,筹款赴印度的五封信影印寄给黄兴。

原来,年中,章太炎对民主革命一度悲观失望,热衷学佛,为筹措赴印度旅费,确实曾秘密和张之洞、端方联系。好在他很快觉醒,拒绝了端方的要挟,没有跨过投敌叛党的重要界限。

但在当时,事情愈演愈烈,章太炎被攻击为清政府的奸细,与端方合谋,出卖革命党人。

章的威信大受动摇,与同盟会分歧也越来越深,最终在年2月,光复会从同盟会中分裂出来,在东京重立山头。

青年章太炎

而这件事,也给刘师培的人生,带来了重大转折。这一年,刘师培、何震一起回国,彻底投诚了清廷重臣端方,为清政府充当密探,出卖情报,诱捕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后,又进入了袁世凯的幕府,和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为袁氏称帝鼓噪舆论。

可以说,年之后,刘师培一直在逆历史潮流而动,从曾经的民族民主革命干将,退回成了封建卫道士。

01生于“三世传经”之家

刘师培,字申叔,别号左庵,年,生于江苏仪征。

刘家是经学世家,从刘师培的曾祖父刘文淇开始,皆以注疏《左传》在《清史稿·儒林传》里留名,是乾嘉以来扬州学派的集大成者。

刘文淇

取自《清代学者遗像》

“刘氏一门,三世传经”,在清末学界被传为美谈。连婚配,都要选书香望族,以保证文气不衰。

出生在这样一个书卷气极浓的封建家庭里,刘师培自小就受到严格而正统的封建思想和文化教育。

他8岁开始学《周易》辨卦,12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和试帖诗,之后又将视野扩展到诸子百家以及史书,并开始阅读和整理家藏祖、父辈秘而未宣的经史著述。

既有家学渊源,刘师培从小又聪颖绝伦,“授读过目成诵”,年纪轻轻,他的经史知识就赢得了家乡士绅们的激赏和称赞。

年,18岁的刘师培参加扬州府试,引起了考官冒鹤亭的重视,选为案首。1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也是一举中第。

学问极好,科场上又少年得志,这在刘家也是数世未遇的。

02以恢复汉族主权为己任

年,20岁的刘师培又奔赴河南开封,参加会试。然而这次,却很不幸地落榜了。回到扬州后,他并没有如家人所期待的那样,积极准备下一次科考,而是在不久后偷偷离家。

青年刘师培

原来,早在参加会试之前,刘师培的扬州同乡,热衷于民主革命的王无生,就给他带来了各种革命报刊、书籍,向他宣传反清革命思想,还介绍他和福建革命党人,当时正在办报的林白水认识。

在王无生、林白水的影响下,刘师培已经逐步接受了革命思想,这次科考失败之后,直接背着家人,和王、林一起跑到了上海。

当时的上海,是东南革命中心地,张园的演讲,各种革命书报的出版,革命空气非常浓厚,形势可谓是风起云涌。

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表面是改良教科书,实则是鼓吹反清排满革命。

年方二十岁的刘师培,从他们的政治活动中受到了鼓舞,开始参加革命党人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集会,并很快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干将。

他先后为章士钊、陈独秀的《国民日日报》、蔡元培的《警钟日报》、林獬的《中国白话报》等革命倾向十分强烈的报纸撰稿,宣传革命思想。

刘师培虽瘦弱多病,却壮怀激烈,他曾发表过一篇《论激烈的好处》,尖锐批评中国坏就坏在了平和上,自诩为“激烈派第一人”,

文中写道:

中国人做事经常有恐怖心、挂碍心、希恋心。所以总是瞻前顾后,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激烈的好处就是打破这些束缚,无所顾忌。激烈的好处就是实行破坏。中国的人民如果不用激烈的手段也难以鼓动起来,激烈的好处能够鼓动人民。总而言之,中国的衰亡,都误在“平和”二字,只有激烈行动,中国才可以一天一天好起来。

年,刘师培改名光汉,意为“以恢复汉族主权为己任”。同年,在蔡元培的介绍下加入光复会。

蔡元培

总之,-这数年间,刘师培鼓吹反清革命不遗余力,写下了《中国民约精义》《攘书》《皇帝纪年说》等大量宣传民族民主思想的论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年5月13日上海《国粹学报》发表署名棣臣所写的《题国粹学报上刘光汉同志诸子》一文,竟赞誉和推崇刘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卢梭。

除了笔政,他还参与蔡元培的暗杀团,密谋杀死清朝大员。一次子弹没射出膛,自己却吓得扔枪就跑,陈独秀还赠诗相勉:“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连年的革命宣传和革命活动,使刘师培在革命派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

03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者

年春,应好友章太炎之邀,刘师培东渡日本。满载革命声誉到达日本东京后不久,刘师培却产生了思想上的第二次急遽转向。

当时,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也受到挑战。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向中国人民大力介绍鼓吹的,资本主义的美好蓝图,在欧美与日本社会早已暴露出种种弊病。

孙中山

在刘师培到达日本后,这些弊病都鲜明具体地呈现在他面前。刘曾在文章中写道:欧美日本,世人徒震其外观之文明,然按其实际,则平民之差,有远甚中国者。

因此,革命派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分歧和组织分裂,孙中山与他所创立的“三民主义”遭到了攻击,章太炎、张继等人,发起了第一次“倒孙风潮”。

导火索,是3月份孙中山离开日本之时,接受了日本政府和神户股票商铃木久五郎的资助,却只留了元给《民报》作为出版费用。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当时由章太炎主办。章原以为孙中山只得到铃木久五郎的资助,后来听到日本政府还有资助,颇为愤慨。

他将挂在民报社的孙中山的照片撕了下来,批了几个字“卖《民报》之孙文应即撤去”,寄给孙中山,刘师培和张继也随章太炎哄闹起来。

之后不久,潮州、惠州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到日本,同盟会内部反对孙中山的力量更借此发作。他们甚至提出要撤换孙中山的总理职务,改选黄兴。

黄兴

章太炎、张继、刘师培等人,也试图探索一种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更加高明的革命理论。他们选择了无政府主义。

不过,章太炎对“无政府主义”浅尝辄止,刚写了几篇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就很快觉悟,与之决裂。

而刘师培,却较长期地陷于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狂热之中。他组织无政府主义团体“社会主义讲习会”,还和何震一起创办了无政府主义刊物《天义报》与《衡报》。

虽然和同盟会分道扬镳,但毕竟还停留在反清、反封建的革命阵营中,刘师培在革命队伍中仍有很大影响。

当时也在日本的鲁迅,就曾嘱咐弟弟周作人撰文向刘的《天义报》投稿。年底和年底,刘师培两次回到上海,都受到柳亚子、陈去病等革命党人的诗酒欢迎。

柳亚子即席赋诗称赞刘师培和他的妻子何震:慷慨苏菲亚,艰难布鲁东。赞扬刘何是对难得的“革命夫妻”。

却不知道,刘师培早已和清廷重臣端方秘密联系,并在不久后彻底投向清廷,成了革命的叛徒。

04革命的叛徒

端方,是清廷的实干派,也是满洲贵族中具有改良思想的成员,一直很注意拉拢具有改良甚至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

端方

年7月,他调任两江总督,采取了一系列很有改良色彩的政治措施,使得许多革命党人重聚上海。但他终究服务于清政府,对于在国内发动武装起义的革命党人,端方的处置也很严厉。

年底刘师培夫妇回上海期间,曾受章太炎之托,与端方磋商章的赴印度旅费事宜。后来,章太炎及时抽身,刘师培却顺着这条错误的道路越滑越深。

他曾向端方上书万言,声称“大悟往日革命之非”,并献上“弥乱之策十条”。

也许是起初双方并没有达成某种协议,刘师培于年初又回到日本创办《衡报》,继续高唱了一阵无政府主义。

但是就如孙中山所说:无政府论之理想至为高超纯洁,有类于乌托邦,但可望而不可即。

一阵狂热之后,无政府主义很快冷落下来。而刘师培之前因为参与倒孙活动,与同盟会其他骨干有矛盾,后来又和章太炎翻脸,他可能觉得没有什么革命力量可以依靠,年底,就应端方之召,回到上海充当内奸与密探。

刘师培投诚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诱捕浙江革命党领袖陶成章。他曾在上海码头查探陶成章的行踪,但终究未能得逞。

陶成章

接着,他又向端方告密,破坏了浙江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导致张恭被抓捕。

得知是刘师培告密之后,王金发挟枪来到刘师培寓所,准备毙了他。据说当时,刘师培夫妇尚未起床,刘苦苦求饶,以自己的生命保证张恭的安全,王才放过他们,并警告他们赶快离开上海,以后不得再有不利于革命党的行为。

刘师培夫妇当即离开上海,张恭也由于刘的力保,没有被处死。

对于刘师培的变节,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刘的妻子何震,以及何震的表弟汪公权。

何震

据说年前后,在清政府的招抚政策下,何、汪二人首先秘密投敌。然后,他们对刘师培要挟诱迫,甚至假刘师培之名进行告密。刘师培这个人吧,又有点“妻管严”,最后终于被拉下了水。

陶成章对刘师培变节有个“外恨党人,内惧艳妻,渐动其心”的说法。

胡汉民也认为:刘是时实为革命派为学者。其后乃因刘妇好虚荣,生活奢侈,挟刘变节,受端方金钱之饵,为作清客,生活环境足以致人堕落如此耳。

曾与刘师培夫妇交好的柳亚子,后来更是直言,“申叔的一生,完全断送于他夫人何志剑(即何震)之手”。

连一向温和厚道的蔡元培,也采用了类似说法解说刘师培“投诚”事件:“君(即刘师培)忽与炳麟(即章太炎)龃龉,有小人乘间运动何震,劫持君为端方用”。

这个小人,指的就是汪公权。刘师培夫妇离开上海后,汪公权仍在上海继续破坏革命活动,终于在年夏,被王金发击毙。

05筹安六君子

刘师培的叛徒面目暴露后,于年初跑到南京,公开充当端方的幕僚,后随端方去天津、湖北、四川。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端方在资州被哗变的新军杀死,刘师培也被革命军拘捕。

面对革命形势的节节胜利,刘师培内心估计也是百味杂陈。眼看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蒸蒸日上,而自己,已经不是这一事业的参与者;相反,还成了被革命的对象,成了阶下囚。

真是命运弄人呀!

辛亥革命胜利后,刘文典得到消息,找章太炎和蔡元培等多方帮忙,说刘师培不过耳根子软,一介书生而已,后来才由孙中山保释出狱。

刘文典

不过,他并没有按照章太炎、蔡元培的意愿来到南京,而是到了成都国学院任教职,一直到年夏。

离开成都国学院时,还写了一封感动人心的《与成都国学院同人书》,说本来想在这里兢兢业业重振国学,但他力不从心,加之沉绵疴疾,发白早凋,他十分企望回到家乡。

但刘师培却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来到了山西太原,任阎锡山的高级顾问,年初,又被拉拢到了袁世凯的幕府。

辛亥革命后那几年,政局不稳,鼓吹帝制的声音,使得袁大总统内心蠢蠢欲动。8月23日,在袁世凯的授意下,杨度、严复、孙毓筠、胡瑛、李燮和、刘师培等人,发起所谓的“筹安会”,公开为袁氏称帝造舆论,造声势。

刘师培发表了《君政复古论》、《联邦驳议》等文,以及《告同盟会诸同志书》,宣称“天生烝民,无主则乱”。

但袁氏的复辟,就像一场闹剧,在护国运动的声势下,呼啦啦落了幕,袁世凯也一命呜呼。

刘师培作为“筹安六君子”之一,成了臭名昭著的帝制祸首,被政府下令通缉。最终,因李经羲以“人才难得”担保,才免去牢狱之灾。

历史,又一次嘲弄了刘师培!

06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

之后,刘师培寓居天津,生活十分困难,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人也变得十分孤傲。整天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看上去活像一个疯子。

他重新将精力放到古文经学的研究之中,试图在学术研究中树立起他的尊严。

据说,有一天教育部旧同僚易某去看他,见他一边看书,一边咬馒头,面前摆着一碟酱油,却因专心看书,把馒头错蘸在墨盒里,送到嘴里去吃,把嘴和脸都涂得漆黑一片。

年,蔡元培念及故旧之情,特聘其为北京大学教授,教授中国文学。

当时,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正席卷全国,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阵地,加之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一时新旧文化激烈碰撞,成争鸣之势。

刘师培与黄侃、林纾站在一起,共同反对陈独秀、胡适所倡导的新文化,宣扬保存国粹,还召集部分守旧师生,创办《国故》月刊。

陈独秀

不过无论如何,北大对刘师培也算是一个好的归宿。

他也的确是国学深厚,所编的讲义《中国中古文学史》很受学生欢迎。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曾痛斥刘师培的守旧思想,但对他的讲义却很推崇,年时曾说:

我看过的已刊的书(指中国文学史一类),无一册好。只有刘申叔的《中古文学史》倒要算好的,可惜错字太多。

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鲁迅推荐说: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辑录这时代文学讲座有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声明: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详一点。

07结语

年11月,刘师培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刘师培和何震结婚后只有一个女儿,但生下来几个月就夭折了。据说他死后,何震打算访名山作比丘尼,不久因精神病发作而死。

刘的丧事由蔡元培经办,次年,他的学生将其灵柩护送归扬州,安葬于刘氏祖茔中。

纵观刘师培短暂的一生,政治上屡次失足,思想上一路开历史的倒车,人品也不敢恭维。但他的学术贡献和成就,评价始终一流。

在日本时,刚二十出头的刘师培,就与长自己十五岁的章太炎(字枚叔)齐名,并称“二叔”。

在20世纪的中国学者中,以36年的短暂一生,而被尊为大师者,仅有刘师培一人。他在古今学术思想、小学、经学、校释群书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至今也少有人望其项背。

在文化界,还留下了“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慨叹。

也许,就如刘师培临死前对友人黄侃所说:“我一生应当论学而不问政,只因早年一念之差,误了先人清德,而今悔之已晚。”



转载注明  http://www.bjchjy.com/byyy/1386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中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